孩子不懂“连接思维”意味着放弃掌握未来学习主动权 | 头条
文/上海市高东中学副校长 郑刚
回想30多年前,那真是信息时代的“刀耕火种”阶段。1983年1月,ARPANet(注:为互联网前身“阿帕网”)和美国防部才正式使用TCP /IP标准,互联网刚刚起步,还远未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只由科研机构和军队使用。
而今,我们已经步入移动互联时代,呈现智能化和交互性等特征。
无人驾驶汽车开上了马路;
家里的门能够识别主人的声音,自动开门……
人们对于“未来”,界定越来越困难,理解越来越迷茫。当我们在思考和憧憬未来的时候,“未来”已经潮鸣电掣,绝尘而去,成为“历史”。
然而,冷静分析人类的历史,我们可以发现,有一股社会力量在有力推动社会发展,那就是“连接思维”:物与物的连接,人与人的连接,人与物的连接。
在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,从来没有大规模的社群联系和迁移,严守方寸之地,拒绝连接和交往,生产力非常落后。
之后,人类开始迁移,发明开始出现,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人类进一步互相连接和密切联系的表征。
至今天发展到互联网时代,人类其实从来没有在这样一种互相联系中生活过———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连接已经融入骨髓经脉、血肉肌理。
人的个体发展也同样如此。一方面,人内部本身具有系统性和连接性,只有人的头脑、精神、心灵和身体的系统发展和互相关联,才能成就一个“健康”的人。
所以,当我们逼迫孩子拼命刷题,到处补课时,却忽略了他们成长系统内部的连接和贯通。还有一方面,孩子的成长是从一个“自然人”到“社会人”的过程。缺少与外部世界连接的孩子,常常是脆弱和单薄的。
因此,人的社群交往和与外部世界的连接尤为重要。就像“脸书”创始人扎克伯格今年5月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所说:“我们都从我们的社群中获得意义。无论我们的社群是邻里社区还是运动小组、教堂或音乐团体。他们给我们归属感,我们属于群体的一部分,我们不是一个人;社群给了我们扩大视野的力量。”
10年前,全球市值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是埃克森美孚 (石油业)、通用电气 (制造业)、微软 (软件业)、花旗集团 (金融业)、美国银行 (金融业);而今,取而代之的是苹果、谷歌、微软、亚马逊、脸书,这五家公司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具有强大的、基于技术、人和物的连接系统。
连接系统越强大,越细致、越顺畅,其发展的潜力就越大。
在智能化时代,工作也正在发生本质性的变化。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,到2020年将有510万个职位被高技术替代,主要来自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。
传统的工作正在快速地消失,而不为人所知的工作正在汹涌而来。未来工作的共性就是需要深度知识,深度知识不是简单地重复、复制原有的旧知识,而是在知识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系,创生新的知识。知识连接越紧密,生命力就越强。
管理大师彼得·圣吉前不久提出了关于教育创新的新理念,那就是“万物互联”:学生需要理解世界万事万物的相互关联。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发现,很多孩子难以记住孤立的某个重要人物或概念定义,却能在生活场景的理解和应用中轻而易举地记住;很多孩子无法熟记长篇累牍的经典名篇,却能在立体化的图文联想、连接中轻车熟路地将其“拿下”。
这种连接,其实可以理解为新时代的社群化学习,它是一个由“人”到“众”的过程。一人“布道”到众人“取经”,社群学习实现的不仅是学习者数量的变化、学习空间的移动性,更实现了个人成长到群体发展的跨越。
学校早已渐入社群学习的领域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互联网将社群学习应用开来,学校教师自觉自为地参与网络社群学习的组织、建设,发挥着自然的领导作用,丰富学校教育资源,打开家庭教育的封闭空间,激活家长和学生交互学习的能动性,同时也为自身的成长寻找新的自由发展领域。
简单来说,教育要怎样迎接新时代的挑战?
这就需要从教育目的、教育方式、教育工具等方面,不断创新改变,适应时代的变革,真正培养具有“未来感”的世界公民。目前,我们的教育已经在转型之路上摸索前进,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急速发展,善假于物,反而对教育是一种机遇。不只是传统的教育,所有脱轨的思维都必须打破,从社群化学习、MOOC的兴起、STEAM教育和K12教育的崛起、项目式学习的大力开展……足以说明,教育和时代在共同进步。
很多知识,如果没有发生连接,从单独的视角来看,是没有生命的、枯燥的毫无意义的。即使学生今天花了很多时间去记忆和背诵,过几天常常会忘却。这是浪费生命和时间。对于社会来说,知识的总量并没有增加,而是越来越陈旧,更不要说创生知识。
知识的连接常常是因为人与人连接而产生最大的效益,这就是团队合作的力量,知识的互补性和创造性就在团队合作中应时而生。
因此,一所学校应该与外部世界保持积极的连接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。这个外部世界是人类文明和创新的整个世界,是学校保持生机的源泉。创新企业、社区、工作、政府部门、大学、自然世界、博物馆……这些力量会不断滋养孩子的成长,促进学生自我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连接,激荡共生,良性互动。
目前,美国一种新型学校方兴未艾,那就是博物馆学校(Museum School)。此类学校以博物馆教育与学校课程连接为标志,有效利用博物馆资源,把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结合在一起。有的甚至直接将学校办在博物馆,馆内展示场所就是学生学习的课堂,藏品就是学生的学习资源。
比如怀俄明州的大激流公共博物馆学校,就将学校办在博物馆里。这所学校的办学方式也很另类:教师直接将课堂搬到展厅;当学生学习数学中黄金分割点,厅内的古建筑模型就是现成的教具;历史课上,他们从展品中追寻历史的足迹和脉络;每一学期还安排一周时间,学生不用到教室学习,就在博物馆内进行主题探索……
当前,很多学校在空间设计和资源连接上,都加入了非常适度的融合,目的也是让教育可以更多维度。同时,能够用一件事的时间完成多件事,实现学习的深度叠加。
诸如北京四中房山校区,为了能充分利用建筑空间,学校设计了三大建筑空间:教学楼等普通教学空间,个性化教学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。学校的功能空间被组织成上下两部分,并在其间插入了花园。 上部建筑是根茎状的板楼,为教室、实验室、学生宿舍和行政楼等。下部空间包含一些大体量、非重复性的校园公共功能,如食堂、礼堂、体育馆和游泳池等。
当然,将自然引入学校,这是整个校园最亮眼的地方。整个校园的地面没有浇灌的水泥,反而是直接在原始地面上全部覆盖上绿色植被。在校园里漫步,偶有的绿植山坡和石板路使得整个校园看起来更像个公园。教学楼的屋顶被设计成一个有机农场,为36个班的学生提供36块实验田,不仅让师生有机会学习耕种,还对这片土地曾作为农田的过去留存敬意。每个班级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农田。
为何要做这样的链接?因为快速的城市现代化让学生很少直接接触到农田,如果将农田直接设计在教室的屋顶上,不仅可以降低室内温度,更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到自然,增加动手实践能力,学习种植的方法和领会收获的乐趣。
如今非常火爆的STEAM课程,是不同学科间知识连接的学习方式,学生在项目化制作和学习中,从生活世界的现实问题出发,用科学、数学、工程、技术和艺术的知识去动手实践。这样的模式下,学科间的壁垒不再存在,边界变得模糊,不同学科的知识以问题或主题为核心,相互连接、融合、贯通,使得学习不是简单地学习知识,而是创造知识。
以项目式学习为例,HTH应该是这种学习方式的范本。
学校的目的很明确:「打造一所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的学校,培育掌握基本工作技能的好公民」。
如今HTH在圣迭戈拥有13所学校:4所小学、4所初中,5所高中。所有学校都为背景多元的学生服务。
HTH学校有「4个办学原则」:
一是确保学生的声音能够被听见,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,要了解学生思考世界的角度,并且鼓励他们;
二是给予学生任务挑战,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深入学习;
三是加强与成人世界的联系,我们希望可以让学生跟成人一起工作,不仅仅是老师,可能是设计者,可能是工程师;
四是整合型的课程,教师其实是一个设计师,我们没有传统的分科课程,也不会给你一个课本,让老师去讲课本。
为了让学生与真实世界联系起来,学校会要求学生做实习,所有学生都会有4到5周的实习,比如说到一些公司跟工程师一起工作,或是和科学家一起在实验室中工作。
如果学生想要变成工程师,或者是科学家的话,他们就必须要看到工程师和科学家是怎么样工作的。
尽管学校教育里会有很多数学、科学的概念,但如果学生没有看到工程师和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,那这个概念就是抽象的,也是无法与真实世界建立连接的。
这就是通过项目链接的学习方式,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我。
可以说,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得、储存、交流和使用信息、知识的方式——这一方式对教师的角色同样提出挑战。有一种观点甚至认为:以后学校将不再存在,教师的职业也将消失。其实,这种观点危言耸听,忽视了智能化、连接化教育的本质和核心。在连接思维的教育方式下,教师的作用变得尤为重要。
当学生与学生坐在一起,连接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,需要教师去协调。当跨学科教学时,缺乏人的连接和介入,知识依旧是冷冰冰的。教师的价值是在茫茫的知识海洋中寻找有整合价值的教学内容,具备这样的驾驭能力不仅要有学科知识,还要有跨学科整合能力。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远远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素养,当我们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时候,教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。在连接思维的教育模式中,教师依旧处于中心。
所以,未来教师必然要成为设计师。
未来,学习的完整时间会变得越来越少,如何把自己的时间利用起来,并且加以掌握就显得非常重要。这里,老师可以选择微课程、群学习、碎片化学习等方式,不断地扩充自己,丰富自己,进行有效地深度学习。
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一位好老师?专业知识扎实基础之上,一定要做一个有绝活的“多面手”,而且这也作为是一个“完整的人”而所需的学习之道。比如通过 专业学科网站,汲取营养;或是在网络上找到一群“书友”,相互交流学习。因为,单一人才已经不足以支撑起未来的教育发展,所以必须跨界,其实,也是让自己更好的回归。
“教育是什么?
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
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
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”
这句话,不管处于何种时代,永远都应该被教师奉为圭臬,永远不会过时!
▼
来源 | 文汇教育(ID:wenhuieducation)、中国教师(ID:zgjszz)、星教师(ID:new_jiaoshi)、必达更好的学校建设等
责编 | 黄春霞
“新校长传媒”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-67450968
推荐阅读
点击关键词,阅读更多“头条”相关内容
/ 蒲公英大学2017年课程 /
点击下图,直接连线 ▼
/ 学校领导力课程 /
点击"阅读原文" ,一键订购